高松院士:在化学的天空中自由探索
高松今年44岁,很年轻,已经是中科院院士,中国zui悠久的化学院的院长,不过他的身上却没有丝毫威严。
“我的经历简单而平淡。”
这是高松说话的风格,简练得近乎白描。直到采访结束的时候,我才理解他接受采访时说的*句话的含义。一个个问题过去之后,采访之初预期的精彩故事并没有出现。zui后才发现,“简单平淡”四个字用在他身上确实是蛮贴切的。
采访结束了,我已经自然而然地称他为高老师,忘记了他的院士头衔。
《哥德巴赫猜想》的启蒙
谈起启蒙自己踏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契机时,高松提到了一首诗和一篇报告文学。
30年前,高松在安徽泗县中学上初二,当时,叶帅的《攻关》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和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激励高松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的重要精神食粮。
一首诗或是一篇报告文学对于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究竟有多大影响,今天的人们或许难以想象,但毋庸置疑,少年高松在那个时候已经隐约感受到科学研究的神圣崇高。
关于陈景润、杨乐和张广厚等科学家的故事让高松心驰神往。他逐渐开始接触一些国内外科学家的传记和科学史方面的书籍。上了大学,他常从北大图书馆里借阅《爱因斯坦文集》、《玻尔研究所的早年岁月》这类著作。
科学大师们究竟给了他多少能量,无从得知,但从此他开始逐渐步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大学本科阶段,高松已经在化学家徐光宪领导的课题组做论文。免试推荐研究生后,他开始参与北大稀土研究中心稀土萃取分离技术仿真模拟程序的优化设计和工业实践。后来,相关工作在徐光宪、李标国、严纯华等老师的领导下取得理论和工艺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硕士论文做完后,高松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偏向化学基础理论方面,便写信向徐光宪说明,得到了徐光宪的鼓励和支持。此后,高松在徐光宪院士和黎乐民院士的指导下开始多核稀土簇合物与分子磁性方面的研究,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1995年,高松以洪堡学者的身份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作访问研究。在德国的一年多时间,他沉浸在图书馆的文献中,尽情地作研究,同时也接触了一些欧美的学者,并参加欧共体分子磁性重点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对分子磁性领域的进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眼界也更为开阔了。
1997年,高松回国正赶上“211工程”启动,购买了一台国内还较少见的低温磁测量仪器。有了这件科研“利器”,高松十分投入,在实验室里放了一张行军床,与小组成员一起不分昼夜轮流进行实验观测,记录分子磁性的变化。
正是通过这种苦行僧式的实验研究,高松的小组观察到了分子固体中依赖外磁场的磁驰豫现象,这后来成为他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一部分。
高松的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实验室。自从有了这件实验仪器后,全国很多人请他帮忙测试和分析样品,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他总是尽力满足,广结善缘。他对此有自己的说法:这会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各种类型的样品,结交一批合作者,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某种程度上也推动自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