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报道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三个独立科研小组日前宣称,他们成功将实验鼠的普通皮肤细胞转化成了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新型细胞。这一干细胞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帮助科学家绕过伦理道德纷争,为治疗性克隆扫清障碍。
美国哈佛干细胞研究所、马萨诸塞州的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三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这项研究,并在日前出版的《干细胞》杂志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去年,京都大学向老鼠的‘纤维原细胞”皮肤细胞中植入4个新基因,并对细胞进行基因重编,制出iPS细胞,它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功能。
不过,zui初制成的iPS细胞与被誉为“细胞”的胚胎干细胞还有很大差异,美、日三队人马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改进实验。zui终,他们各自都研制出了与胚胎干细胞几乎*相同的iPS细胞,它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甚至还能培育出活的老鼠。
干细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细胞,通常分为三类,即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其中,干细胞主要就是胚胎干细胞。如果与克隆技术相结合,胚胎干细胞可培育出与病人DNA*吻合的组织或器官,人的细胞、骨骼和内脏等都可以更换。
一直以来,要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就必须损坏人类胚胎,这一点颇受非议。科学界一直希望找到能够不损坏胚胎提取干细胞的方法或者找到胚胎干细胞的替代品,这次的实验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接下来,研究者zui大的挑战是如何把这一技术应用在人类身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吉尔哈特教授警告说,目前以实验鼠为对象的iPS细胞技术应用到人身上可能会诱发癌症,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潜在障碍。